寂寞空庭春欲晚.jpg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  

 

        《寂寞空庭春欲晚》這部小說相當好看。


          這是我第一次拜讀匪我思存的作品,沒想到就碰上這麼好看的一部,意外之餘,心中的感覺就只有驚喜和驚艷能形容了。


〔文案〕


一生一代一雙人,爭教兩處銷魂;
相思相望不相親,天為誰春?

清聖祖仁皇帝玄燁,年號康熙。
康熙十八年,在保定行圍之夜,
皇帝偶聞一曲簫聲,派裕親王探查吹簫之人,欲賜婚給喪妻的納蘭容若。

然而裕親王卻發現這名女子名喚琳琅,才貌兼備,
於是便將琳琅送至皇帝跟前伺候,另選一名出身高貴的宮人許配納蘭。
殊不知,納蘭與琳琅自幼青梅竹馬,又情牽琳琅已久,

對裕親王的安排無法接受,上摺欲請皇帝收回成命……
出身高貴的琳琅因受大案牽連,自小便在納蘭家成長,與表兄納蘭容若有著一份隱隱的情愫;

琳琅入宮後本為浣衣宮女,蕙質蘭心,楚楚可憐的她被裕親王相中,安排到皇帝身邊;
很快地,皇帝開始留心琳琅,漸漸傾心,然而琳琅與納蘭的過往,卻為一切添上變數……


         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順治帝癡戀董鄂妃故事的另一個版本,只是由於兩位皇帝性格上的不同,本書男主角康熙皇帝並沒有像他父親順治帝那樣,不顧一切的為愛任性到底,他的似海深情,萬丈波濤只在心中洶湧,卻是從始至終牽動人心。


          這部小說有點特別的就是,女主角琳琅心中別有所愛,並不屬意男主角皇帝玄燁。作者寫她內心的感受以及對皇帝的感覺的敘述十分隱約,看完書後我又回頭再翻一遍,從字裡行間推敲琢磨她的內心世界,但還是覺得看不是很懂。琳琅對皇帝的感情似乎是介於若有還無之間,一路看下來,很期待她最終能接受這份感情,而終究還是沒有,但如果那樣設定的話,也許反而落了俗套吧。


          書中後段,太皇太后對皇帝指責琳琅:「…如今你難道還不明白,她何嘗有過半分真心待你?她不過是在保全自己,是在替自己前途打算——她想要個孩子,也只不過為著這宮裡的妃嬪,若沒個孩子,就是終身沒有依傍。她一絲一毫都沒有指望你的心思,她從來未曾想過要依仗你過一輩子,她從來不曾信過你。…」。這對琳琅似乎是個欲加之罪。她遭人誣陷,被皇帝誤會冷落,過著備受欺凌,衣食不周的日子,有此慘痛經驗,當然深切體會「君恩不可恃」的道理。無論她對皇帝真心與否,要個孩子依靠的保己之道實在無可厚非,況且即使她對皇帝有些許真心,被冤受屈了還要委屈自己寫幅字來求他回心,只怕那些許真心也要悉數化成了怨氣吧。


          由此也引發了一個聯想:順治帝對董鄂妃傾心相戀,那麼董鄂妃對他是否也是如此呢?古來那些被詩人吟詠的帝妃之戀,他們真的是兩情相悅嗎?答案可能很實際而且一點也不浪漫:未必如此!她們可能也跟琳琅一樣,身不由己,只能走一步算一步。


          琳琅與納蘭的互有情意應該是鮮為人知的事,卻屢次被拿來做為打擊她的工具。畫珠或許是從琳琅得知納蘭即將成婚時的反應,察言觀色察覺出來的,太皇太后卻也能神通廣大的查知這麼隱密微妙的事,倒是十分神奇(莫非血滴子其實是她發明的)。而且比較有可能知道此事的應該是身為納蘭家人的惠嬪,但是以皇帝的精細和琳琅的聰慧,卻都沒有去懷疑是不是她所為。還有就是那個被用來陷害琳琅的紫玉如意,端嬪怎麼可能弄得到皇帝已經賜給納蘭的東西,甚至皇帝賜給臣下什麼,後宮妃嬪還不見得會知道呢,說是惠嬪做的倒還說得過去。


          撇開這些微疏忽之處,這部小說寫得實在出色。作者刻劃這個蕩氣迴腸的故事,遣辭用句典雅流暢,寫人寫情溫柔含蓄,繪景述事生動細膩,翻開這部書彷彿走進古典小說的境界裡。


          閱讀這部小說使我從中獲得很大的閱讀樂趣。看完後,在回頭重新翻閱之前,第一件事就是先去下單訂購作者的另一部作品《東宮》。非常期待能再次享受這樣的閱讀樂趣。

 

匪我思存其他作品心得文連結;

 

愛恨情仇兩難全 - 匪我思存《東宮》

 

霧裡看花不分明 - 匪我思存《冷月如霜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以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