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想評論什麼,只是想發發牢騷。

 

今不如昔是我對現今台灣新聞媒體報導的感覺。

 

引發我寫這篇牢騷文的是水果日報記者寫的一篇報導。

 

標題是說某人拾金後向失主求償。

 

我一看就很好奇,莫非這人為了歸還這筆錢而遭受了什麼損失?

 

看了半天才弄明白,原來這位記者大人的意思是說,拾獲者向失主索取酬勞,卻將求償-要求賠償,當成索取酬勞的索酬來用了。

 

雖然只是顆小水果,但既然是文字工作者,一般常用的語詞至少不該弄錯才是。

 

奇怪這篇稿子交出去,編輯竟也不更正的照登。

 

還有一次看到一則新聞,是說某名人大手筆送女兒結婚禮物。

 

兩句話的標題,第一句開頭就是那名人的名字,送了什麼給女兒,女兒是受格。第二句是寫:丈夫……

 

乍看之下一愣,那名人是男的,怎會突然冒出丈夫這個字眼來?

 

研究了一下,第一句的句尾是女兒,難不成就從這裡連過來講她丈夫?

 

既使接下來要寫女兒的丈夫,好歹也用個『女婿』才跟某名人連得起來,人家也才看得懂吧?

 

這還是前不久辦過回顧展的老牌大報的記者寫的標題呢。

 

記得以前看報不但極少看到不通的字句,記者(或是編輯)還會在新聞標題上花心思,不是引用詩詞就是設法使標題押韻或對仗工整。有時光看標題就覺得很有意思。

 

現在的新聞標題雖不一定要那麼咬文嚼字,但簡單明瞭至少是總該做到的吧?

 

卻常常看到一些文理不通或不知所云的標題,要點進去看內文才知道是在說什麼。

 

現在的新聞標題多半力求誇張渲染,或以聳人聽聞為主要目的。

 

曾看到一則新聞說有人為了使自己的寵物能站立走動,不惜花巨資請名醫診治。

 

這樣的故事本可寫成一則溫馨動人的報導,但標題卻用了『砸xx萬為了讓寵物能走』。

 

跟報導富豪人家大手筆揮霍沒啥不同,感人情景盡失,讓人(至少我個人)沒有一探內文的興趣。

 

除了誇張渲染之外,有些記者似乎也缺乏思考能力及採訪技巧。

 

通常記者若是有機會採訪到新聞事件的相關人物,總要設法引導受訪者多透露些相關消息或想法。

 

但現在看到滿多的記者在採訪時只會問一些路人甲問的問題:『會不會很生氣』、『有沒有很難過』…

 

曾聽聞不幸事件的家屬反問記者:如果你家死了人,你會不會很難過?

 

也難怪人家會生氣,盡問些白癡問題也叫採訪嗎?

 

現在還常見許多新聞報導內容純以數字組成。

 

記得有一則報導是記者去採訪豪門連姻。

 

採訪豪門婚宴就算進不了婚宴現場,至少可以報導一下場外的盛況。

 

但是把這則新聞從頭看到尾,只看到一連串的數字:

 

婚宴耗資多少、新郎新娘身家各有多少、婚紗多少錢購買、全身首飾值多少、婚後居所價值多少,報導完畢!

 

這樣寫一篇跟現場採訪有何關係?只要資料齊全,不用當天去採訪就可以寫了。

 

還有些記者的論點很奇怪。

 

滿久以前看的兩篇報導。

 

第一篇,影劇版記者報導某知名女星為父親辦壽宴。

 

文中說這位女星每年都為父親盛大的舉辦一次壽宴,『孝心在兄弟姐妹中無出其右』。

 

不知這位記者是熟識這家人所以下此評語,還是純以金錢論孝心?

 

若女星的兄弟姐妹沒有她那樣的財力來為父親辦壽宴,那他們就是不夠孝順嗎?

 

另一篇則是報導這位女星母親的喪禮。

 

當然,報導的焦點是這位女星,因她母親本身並非名人。

 

那麼報導的重點應該是女星在喪禮中的一舉一動和喪禮的細節。

 

而這位記者在一開頭說明喪禮是何日在何處舉行後,就開始稱讚起這位女星的美貌(這跟這場喪禮有啥關係?)

 

然後用肯定的語句說喪禮中最傷心的當然是這位女星了。卻沒有加以解釋何以女星最傷心。

 

是哭得非常悲痛看起來最傷心,還是有其他理由讓記者下此評語,何以見得女星父親和兄弟姐妹就不及她傷心?

 

記者對這句評語毫無解釋,以女星母親安葬何處為結語就此報導完畢。

 

記者素有無冕王之稱,落筆為文,褒貶由心,然而不論要褒要貶,總得用點技巧才不落痕跡。

 

即使不顧記者的身份,至少也該顧及讀者的觀感,總不能只顧大明星看了高興就好。

 

總而言之一句話:現在的新聞真是越看越沒興趣看了。

 

補述:

 

這一篇其實寫好滿久了。

 

自從決定要常寫寫字,以免我的字越來越見不得人後,就改變方式,不再對著電腦苦思,而是將想到的文句用筆寫下來,寫成一篇後再打字出來貼到格子裡。

 

這篇寫好之後……我就找不到它了。

 

既然找不到那也沒辦法,只好算了。

 

沒想到前幾天在一個完全不相干的文件夾裡發現了它。

 

雖然發牢騷的心境已過,好歹也是花時間寫的,因此非貼出來不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以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